2024-10-23
我今天在看公众号“卖杏花”的文章教沙白白做人?,之所以感兴趣,是因为这是一个关于「安乐死」的案例。
沙白白是一位高知识分子,精通多国语言,40+岁的独立女性,因为患红斑狼疮和尿毒症,不堪病魔的折磨,前往瑞士赴死,其父亲陪着她。
网上多有异议,认为如此高知的女性,为何不知道有其他治疗方法?应该可以延长性命。或者,对于她选择的不理解。当然,针对这一切,作者都有一一讨论。
我关注了【沙白白】的视频号,确实觉得这样的女性选择死亡是个遗憾的事,内心也怅然若失。
但她的死亡,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。我是否过着值得过的一生呢?她至少认为自己过了值得过的一生。
2024.10.28更新:
我想再说说“为什么我不喜欢去过四十多个国家,会讲几门语言
这样的生活追求。也不鼓励我的孩子过这样的生活。
首先,我不反对度过丰富的一生,我也很喜欢旅游,如果可以去不同的国家,我也是很高兴的。
我不排斥学习新语言,甚至出发去不同国家前,我会刻意练习几句。
提出这样的目标的人,无疑是具有探索精神的人,也好玩有趣。
只不过,我觉得这样的目标对于“开阔的眼界”无益。
你一定会说,我真是胡说八道,去这么多国家,讲这么多的语言,自然是为了“开阔”呀,你难道期望一个人天天在家“开阔眼界”吗?
不是这样理解的,出去,与人交谈,这样确实可以开阔眼界,但是开阔眼界的方法不只这一种。你阅读,上网同样可以,只是得到的东西不一样。
我注意到,很多人喜欢树立这样的目标,认为成为一个国际人
就完美了,且不说目标实现的难度,光是让这个目标成为一个硬性任务,就深深把人困住。
人在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目标,且要适应环境。
比如说你喜欢弹琴,但腰痛后你如何坚持这个兴趣?是忍着伤痛继续吗?如果这样的话,你会恶化自己的腰伤,直至不能弹琴。但如果这个人灵活一些,告诉自己说,其实不一定要弹到死为止,他会更在意自己的身体,可能可以通过调理,让他重拾兴趣。
这个就是人的执念或者痴念,会让人不够灵活,什么时候都得活得像一只凤凰,否则宁愿死,非常不灵活。
如果你没这么幸运,挣不到这么多钱?去不了这么多国家呢?你会认为自己人生完全失败吗?如果这样思考问题,我反而觉得自己白活了。
把目标,把人生都像水一样处理,遇到什么事,想怎样的方法,我相信会过得更加愉快。